沙漠就像是一个超级过滤器和缓冲器,把来自异域的狂风巨浪化作激越的溪流,使得东西方文明相通而没有相融。中国沙漠带的人类活动,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圆沙古城
图中依稀可见被掩埋的城墙。新疆大学张峰老师拍摄,时间为年
中国沙漠带对大众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区域,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孩提时代就从雄奇狂放的边塞诗中感受过大漠的风尘,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多数人都没有去沙漠带大大小小的十数个沙漠(沙地)实地考察过。
很多年前读到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里面说仙人掌“而且,你庄严地/抬起长满了刺的/正直的头/你的头孤单单地/露出在大地上”,当时觉得沙漠好可怕。后来身临其境的时候,深为沙漠的景象所震撼:一碧如洗的天幕下,沙丘连绵,如同无数道凝固的金色浪涛,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如果再有群马奔腾,你就会不知不觉地热血沸腾。这就是沙漠的多面性,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尺度,人们看到的沙漠都是不一样的。这正如沙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的人觉得沙漠是人为破坏的后遗症,誓言要把它改造成万亩良田,有的人认为沙漠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不可强行种草种树。我们对于沙漠的认识在革新,沙漠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却无稍减,是我们无法忽略的自然因素。
▲中国沙漠分布
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km2,其中比较大的沙漠(沙地)有12个,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万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从地理空间来看,大致分布在大兴安岭—燕山—长城一线以北、以西的广大区域,断断续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可称为中国的沙漠带或者沙漠弧。延续数千年的丝绸之路,越过重重的沙漠和雪山,把人类最悠久的文明联系在一起。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取道沙漠?沙漠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有何意义?研究这许许多多的科学问题,都需要深入了解沙漠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
年,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的支持下,我负责其中的“中国沙漠及其毗邻地区人类活动遗迹调查”课题,得以专注于中国沙漠带的人类活动遗迹调查,一窥中国沙漠带的人类活动的全貌。
调查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此前也曾经在几个沙漠中做过研究,但都没有像这次一样系统、广泛、深入。通过调查,我认识到了中国沙漠地理特征的多样性,体会到了中国沙漠文化面貌的多元性,感悟到了中国沙漠在文明互鉴中的重要性,理解了中国沙漠在华夏历史上的不可替代性。是的,是不可替代,沙漠带是农耕带与草原带的连接带与过渡带,但又有区别。试想一下,如果沙漠消失,代之以广袤的草原或者农田,那么,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农耕与游牧的激烈博弈将会是完全不同的过程,东方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竞争也将会是完全不同的时空面貌。沙漠就像是一个超级过滤器和缓冲器,把来自异域的狂风巨浪化作激越的溪流,使得东西方文明相通而没有相融,这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一件幸事,互鉴使得文明更加璀璨辉煌,独立使得文明更加多姿多彩。
▲河西走廊明代城址分布和明代长城走向
中国的沙漠多在交通要道上,这里曾经有剽悍的游牧骑兵隆隆驰过,有森严的汉军甲仗辚辚前行,有恭敬虔诚的僧侣从这里走向心中的佛国,也有仗剑去国的文士曾在此怅望长安的浮云。东西方的交流曾在此结出绚烂的文明之花,穿过时空的层层迷雾,绽放在巍巍雪山之下、漫漫黄沙之中,期待着我们去发掘、去认识。
沙漠带的人类活动遗迹异常丰富,既有大家熟知的大漠古城,也有鲜为人知的地下埋藏。但沙漠环境严酷,加上古今环境的变迁,兼之人为的盗掘等,目前沙漠地区的遗迹普遍面临着严重风蚀或者人为破坏的情况,再过一段时间,许多遗迹将完全消失,后人很难认识沙漠带人类活动的全貌。我们对这里的人类活动遗迹的调查和研究,将为后人留下相对完备的资料。
▲准噶尔古城城墙局部(上)和远眺(下)
城墙上长满了荒草,只有部分城墙裸露,自东向西拍摄于年10月
我从事环境考古工作将近20年,但以沙漠地区为聚焦点还是第一次。沙漠地带的工作环境有其特殊性,许多以前的经验在这里并不适用,需要重新探索。例如,在有的沙漠中,盐湖较多,强烈的蒸发导致大量的盐分通过毛细作用上升,使得很多遗物被结晶盐所包裹,在地下水位变化和沙漠地区巨大温差的作用下,遗物逐渐粉化,非常酥脆,对于采样和后期实验处理的要求都非常高。我们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算找到了比较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情况。加上疫情的影响,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满负荷地工作。但通过团队协作,总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这本《万里古道瀚海沙:环境考古视角下的中国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的人类活动》(安成邦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0)就是过去多年来的工作中所思所虑的一个小结,更多的是我个人的思想和感悟。
本书从环境考古的角度,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手段,对中国12个大的沙漠(沙地)及其毗邻区域的人类活动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重现每个区域的人类活动脉络,总结每个区域的人类活动特点,从宏观的角度对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剖析,意图总结沙漠区人地关系的基本规律,为以后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历史经验借鉴和科技基础支撑。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中国沙漠的分布及地理特征,以及中国沙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概括性地讨论了中国的沙漠与文化交流。
第二章说明了沙漠及其毗邻地区人类活动遗址调查分析方法。
第三—七章详细呈现了不同区域沙漠的人类活动的脉络、基本特征;按照沙漠的地理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把全部12个沙漠(沙地)分为5个组团进行了分析:新疆的三个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作为一组,柴达木盆地沙漠单独为一组,阿拉善高原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为一组,鄂尔多斯高原的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为一组,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为一组;首先由每一组沙漠(沙地)给出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活动脉络,然后分析生业特征等主要的人类活动特点,最后再详细介绍每一组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独特特征,如新疆沙漠的丝绸之路,毛乌素沙地的古城(包括史前与历史时期)等。
第八章是全书的总结,讨论了文化互鉴视野下的史前欧亚草原文化对中国沙漠带的影响、中国沙漠带生业模式变迁与农业畜牧业起源及传播、中国沙漠及其毗邻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等科学问题。
沙漠不仅给人类文明增加了色彩,而且磨砺了我们民族的特质。经历过沙漠风霜洗礼的勇士,都是男儿到死心如铁的铮铮汉子。当他们从这里从容赴戎机的时候,心中是何等的壮怀激烈!遥望先贤,一时多少豪杰!“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一代人杰左宗棠抬棺出征、保我金瓯的壮举,是晚清灰暗的天空中一抹难得的亮色。“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张骞深陷异域,却能矢志不渝,“凿空西域”之举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开了新篇!金鼓声已远,车辙今犹存,能够追随无数先贤的脚步,蹚过大漠古道,穿越时空的迷雾与他们对话,幸何如之!
本文摘编自《万里古道瀚海沙:环境考古视角下的中国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的人类活动》(安成邦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0)一书“前言”“后记”,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沙漠变迁的地质记录和人类活动遗址调查成果丛书)
ISBN-7-03--9
责任编辑:孟美岑柴良木
沙漠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干旱少雨是其普遍特征。中国的12个沙漠(沙地)横亘在北方,构成了辽阔的沙漠带或者沙漠弧,显著地区别于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这里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的特征。本书从环境考古的角度,对中国沙漠带的人类活动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辨识,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变迁等内容也进行了讨论。本书可供环境考古、历史地理、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
(本文编辑:刘四旦)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视听科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