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上海名孤儿乘坐火车北上,辗转来到内蒙古,在大草原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老党员兰七十六就是这批“国家的孩子”中的一员,11月22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嘎查见到了他,现年65岁的兰七十六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建设美丽嘎查,扎根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
兰七十六向记者介绍幸福的一家人
如今的兰七十六依然能想起3岁时的记忆,记得自己从上海来到当时的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育儿院,育儿院的大门前有一条马路,自己和其他孤儿曾追着街上为数不多的小车玩耍奔跑,一日三餐由穿白大褂的阿姨喂食。他还记得自己不久后就和另外两名上海孤儿坐班车来到达拉特旗,4月微雨中,蒙古族养父母骑着马,如获至宝地将自己带回家中。“我的养父母都是质朴宽厚的蒙古族人,他们对我视如己出,节衣缩食供我吃饱穿暖,在那个艰苦年代,依然供我读书认字,让我成为了有文化的年轻人。”提起养父母,兰七十六心怀感恩,他也信守了“他养我小,我养他老”的承诺,为养父母养老送终。
兰七十六和杨宝宝谈论往事
提起附近的十几名“上海孤儿”,兰七十六如数家珍,其中和他关系最好的是曾经同乘一辆班车的杨宝宝,身份认同感和几十年的朝夕相处,让他们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亲兄弟,两人曾一同前往上海市参观世博会,寻找记忆中的“根”,也会一起用鄂尔多斯方言戏言模仿,在“阿拉上海人”中,老哥俩笑成一团,这也是他们唯一会说的上海话。记者了解到,刚来当地的杨宝宝营养不良,双腿无力站不起来,还患有肺结核,母亲倾尽全力为他治疗,不仅到处寻医觅药,还每晚用手为他一直按摩。全家吃野菜杂粮,唯独给他吃一毛钱一个的白面饼子。“没有我妈(养母),我早就死了,我和兰七十六一样,都是草原的儿子。”提起这段往事,杨宝宝眼圈泛红,他表示,自己和兰七十六在母亲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如今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扎根展旦召嘎查60余年,兰七十六创建了三代18口人的大家庭,报效家乡,躬体力行,见证嘎查的美丽巨变。年,兰七十六被推选为嘎查主任,为嘎查修路19.3公里,打了3眼深水井,铺设自来水管道1万米,建起了有线电视接收站,使嘎查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户户都安上了电话。年,兰七十六被选为嘎查支书兼嘎查主任,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近万亩,带领全嘎查农牧民种植饲草料,让嘎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同时发展绒山羊养殖业,实施达拉特旗展旦召嘎查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响沙湾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让农牧民增产增收,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内容来源: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郝儒冰
责任编辑:穆静张立清实习生迟宇彤
审稿主任:吴春生
值班总编:陈利
原标题:《特稿
“上海孤儿”兰七十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