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地形地貌最为多样、也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其中也是沙漠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在近现代历史上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利用强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地区污染现象日益加重、植被覆盖率日益减少,干旱半干旱区域的面积也逐渐发展扩张,其中有一个明显的指标就是沙漠面积增长速度较快,一些处于沙漠或者荒漠化边缘的土地逐渐失去了生产能力,最终被细沙所掩埋,不但耕地面积受到威胁,而且每到大风天气,漫天的黄沙所引发的沙尘暴,所波及的区域直达华北、东北等地区,人们对此苦不堪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休牧禁牧以有引水等工程,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的沙漠治理上,比如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和财力,目前已经旧貌换新颜,基本上全部被浓密的林草和绿洲所覆盖,昔日的沙漠已经不见了踪影。那么,有人不禁要问了,按照这样的治理模式,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否也可以被治理成这样而彻底消失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沙漠的形成机制。世界上的沙漠,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第一是南北回归线附近,这里主要受到长期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大气层的气流方向以下沉为主,降水比较稀少,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第二个区域是距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这里,如果这些区域中蒸发量很高,那么在长期风化作用下,地表岩石极容易发生裂解,最后形成大规模覆盖地表的细沙粒,形成沙漠,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三种是位于沿海山脉的背风坡区域,来自海洋的水汽绝大部分都会被沿海的山脉所阻挡,从而背风坡区域的降水十分稀少,较易形成沙漠地貌,比如南美巴塔哥亚尼沙漠。
另外,还有一种占比较小的小规模沙漠,它们一般是从大区域的沙漠中通过沙尘的剧烈迁移所临时形成的,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问题中的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它们的面积在治理之前分别为1万多平方公里和4万多平方公里,其成因除了随着气候变迁、风力输送的沙尘在这里聚集之外,人类长期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开垦草原等活动的影响,也加剧了生态空间的萎缩、水土流失的加剧和沙漠化的扩张。
从以上主要沙漠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可以看出,沙漠的产生和发展演化,既有降雨稀少、风力侵蚀现象严重等自然因素,也有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特殊地形地貌阻挡水汽输送的地质因素,还有人类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的人为因素。那么,按照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那些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新增沙漠化土地,或者阻挡沙漠化的扩张趋势。而对于因大气候和地质因素为主导所形成的大规模沙漠,则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明显的治理效果。
之所以库布其沙漠、毛乌苏沙漠基本治理完毕,当然与我们投入的大量资金和人力,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理工程有必然关系,比如建造防风固沙林带、草方格植草、引水灌溉等,还与它们的区域环境基础有一定关系,首先它们的面积都不是太大;第二有黄河水从周边流过,地下水源的补给较丰富;第三是这里有一定的降水量,甚至可以达到年均毫米,这些有利条件,都为人类实施的治理工程发挥功效提供了较强的自然加成属性。有水什么都好办、没有水怎么都不行。
再来看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它的形成是典型的地质作用和气候作用共同影响下的产物。在距今0多万年前,随着大陆板块漂移的加剧,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板逐渐靠近最终发生猛烈碰撞,最终使青藏高原区域的地势迅速抬升,形成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以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在此影响下,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基本上无法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也就无法经过青藏高原到达新疆南部地区。与此同时,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被新疆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阻挡,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被北部的天山山脉阻挡,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又无法向内陆输送这么远的距离,因此新疆南部的气候越来越干燥。长期的日晒风吹,又没有降水补给,这里的岩石在日间和夜间的巨大温差以及强劲的风蚀作用下,慢慢发生裂解,形成的较细沙砬通过风力输送逐渐堆积形成流动沙丘,细沙不断生成、沙丘不断流动扩张,逐渐形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从以上可以看出,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较于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来说,除了面积大上许多倍外,气候条件更为恶劣,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降雨十分稀少,平均都不到毫米,不足蒸发量的1/30,无论是沙漠中心地带,还是周边地区,其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非常贫乏,而治理沙漠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种草植树,主要方法就是从沙漠周边地区入手,循序渐进地增加植被覆盖率,从而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在控制住沙漠扩张之后逐渐向沙漠腹地靠近,从而在若干低洼处形成可以长期存在的绿洲,进而再以绿洲为中心向四外扩大植物生长范围,最终达到改良沙地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特别是在前期要确保引入的植物成活,必须要有持续的水源供给,哪怕少点也行,就怕供应不上或者刚输入一点水就蒸发完毕。
因此,制约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的瓶颈问题就是水的稳定供给,要想完全治理完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里面有长期输水可行性、水资源的来源渠道、植物成活率的综合比较,这么大面积沙漠的治理在世界上也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我国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没有因治理难度太大很放弃,近年来在沙漠的周边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沙治沙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沙漠向外的扩张趋势,但是要深入沙漠腹地进行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