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北有沙尘暴,根据气象信息,源头是自蒙古国,我们来了解一下。
蒙古国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蒙古国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18位,令许多小国羡慕。
蒙古国北有肯特山脉,最高海拔米,西有阿尔泰山,最高海拔米,西南有戈壁阿尔泰山脉,最高海拔米,中间有杭爱山脉,最高海拔米。有高山必然有大河,色楞格河流入贝加尔湖最终注入北冰洋,克鲁伦河是黑龙江上游,最终注入太平洋。
世界上有些国家面积虽大,却是以沙漠为主的,像沙特、阿尔及利亚等,连一条像样的河流都没有。即便澳大利亚这种四面环海的国家,其最高峰海拔不到蒙古国最高峰一半,河流水量连蒙古国零头都不到。
蒙古人口约万(年5月),首都乌兰巴托人口约万(年),人口高度集中在首都。
蒙古地方这么大,人口为何这么少呢?
我国人口在长达几千年历史上,大多数时期都保持在几千万,有两个爆发期。一个是清朝,一个是年之后。
我们来对比一下蒙古国与我国人口,年,我国大陆(不含台湾省)人口约5.4亿,蒙古国人口约75.8万。年,我国大陆(不含台湾省)人口约14.3亿,约是原来的2.6倍,蒙古国人口人口约万,约为原来的4.4倍。可见年之后,蒙古人口是爆发性增长的,增长幅度比我国还大。
清朝初期,我国人口约1亿,年达到3.5亿左右,这和农业发展有关。但同一时期,蒙古国人口是下降的,到晚清时期只有60多万人了。
由此可见,蒙古国人口少,主要是因为晚清时期人口基数少,这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原文明对蒙古高原的全面认识,始于汉朝,当时匈奴的基本盘,约相当于蒙古国的疆域。匈奴基本盘与汉朝之间,隔着一个戈壁沙漠。戈壁属于荒漠的一种,地表主要是砾石、岩石、碎石,泥土和沙子都被北方卷走。北风往往压到南风,因此大漠以北几乎没有沙漠,但大漠以南从东到西有浑善达克沙地、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
刘邦称天子不久,冒顿单于率40万骑南下,在白登山包围刘邦军。战争的过程我们暂且不表,就这40万铁骑,即使减去白羊部、娄烦部、乌桓部、鲜卑部一部分、丁零一部分,这些现在不在蒙古国版图上的区域。匈奴本部骑兵理应超过30万,匈奴的人口在万上下。汉朝时期,人口大致在2千万至6千万之间波动。
从汉朝到明朝,中原的人口数量级没有变,鼎盛时期也就1亿多一点,北边匈奴的基本盘人口数量也在两百万上下。也就是说,长达2千年左右的时间,农耕与游牧,人口数量级都没有变化。
时间来到清朝,双方人口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清朝人口从1亿提升到3.5亿,蒙古国人口却急剧减少。
清军入关后,以骏马弯刀见长的后金女真,可以说深度融入中原文化。大清还创造了一个奇迹,短短几代人,便彻底终结来自北方蒙古高原的威胁。蒙古各部归顺后,好像突然丧失了狼性,几乎对清朝没有任何威胁,这和此前两千多年大不相同。
在清廷的引导下,蒙古诸部大力修建寺庙,并给予僧侣们免税、免徭役、免兵役等权利。出家为僧又有如此之多的好处,青壮年们踊跃进入寺庙当喇嘛。这样的后果是蒙古诸部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大批青壮年出家为僧导致人口锐减,大量的财富捐献给寺庙导致生产力发展陷入停滞。
蒙古诸部人口不增反降,喇嘛占比十之一二。总的来说,喇嘛日多,人丁日减,寺庙日盛,种族日衰。
这样一个衰败的蒙古诸部,如何能威胁到清朝?这也是大清能够奠定中国今日版图的关键之一。
如今蒙古国人口只有万,却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沙尘暴更是袭击我国华北地区,大体上有三大原因。
第一是砍伐森林,蒙古国虽然森林多,但很多参天大树是几十上百年才能成长起来的,砍掉就没有了。林木少了,河水也会减少,地下水位会下降。以流经乌兰巴托的图勒河为例,近半个世纪,平均流量减少三成以上。
第二是无节制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也是蒙古国人的生活的根基。但蒙古国的畜牧业仍以自然放养为主,牲畜吃的是自然草料。年,蒙古国牲畜存栏量达7千多万头。牲畜不止吃草,蒙古国的两三千万只山羊,会将野草连根拔起,土地迅速荒漠化。蒙古国自己吃牛羊肉喝牛羊奶,一千万头牲畜足够,为了出口数量也就不断膨胀了。
第三是大量开采煤炭,大风起兮煤渣飞扬。
图-乌兰巴托图勒河
沙尘暴袭击华北: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