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响沙湾 >> 响沙湾介绍 >> 正文 >> 正文

这里的沙子会唱歌

来源:响沙湾 时间:2022/8/26

“这个中秋节,我们推出‘9.9元抢门票!来准格尔黄河大峡谷祈福过中秋!’活动,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副总经理冯悦伟说。

鄂尔多斯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沿黄风光文化旅游带、草原风情文化旅游带以及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带等都别具特色,这些区域周边还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壮美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不断丰富的旅游业态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对当地的乡村振兴起到了助推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亿元。

草原村居美如画

初秋时节,站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巴音淖尔草原上,放眼望去一碧千里,隐约能看到远处巴音淖尔湖面的粼粼波光。临近中午,草原上还能闻到牧家乐里飘出的炖羊肉、煮奶茶的香味,俨然一幅色香味俱全的“草原村居图”。

巴音淖尔草原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隶属乌审旗图克镇的黄陶勒盖嘎查和达汉庙嘎查,拥有着4万多亩的天然草原及多亩天然湖泊,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生态天然草甸草原。黄陶勒盖嘎查牧民哈斯巴亚尔的家就在巴音淖尔草原对面,过去仅靠放牧为生,如今他开起了牧家乐,还经营着骑马、射箭等旅游项目,年均接待游客数万人次,年均收入达数十万元,稳稳地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随着鄂尔多斯文旅产业的发展,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巴音淖尔草原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游客也慢慢多了起来。为此,我们成立了巴音淖尔草原旅游文化发展专业合作社,并与周边牧民商议,拆除草原围栏,有连片草原供游客观光。还成立了牧家乐设置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观美景享美食的同时,还能玩得开心尽兴。”哈斯巴亚尔说,巴音淖尔草原每年会举办盛大的夏牧活动,包括敖包会、羊毛节等,开展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竞技比赛,这些民族传统活动也深受游客喜爱。

“牧民现在越来越明白,只有草原美,生活才能更美,巴音淖尔草原是大家共同的旅游资源。”哈斯巴亚尔说,大家严格执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做到草畜平衡,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初步建立起“合作社+基地+农牧户”抱团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牧户就地转产,参与旅游项目的经营,每户年均收入达2万余元。

图克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胡珍川说,目前在沿胡图克台彻辰弘台吉纪念馆至巴音淖尔草原和湖泊的环线上,有传统民俗式文化旅游示范户28家,民族刺绣、传统手工艺品6家,蒙古特色食品加工作坊28家,具备较强的旅游接待能力。“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特色草原民宿,同时将‘文化独贵龙’民间演艺队、原生态草原与现代农牧业观光区、生态采摘体验等项目结合起来,开展草原休闲体验式旅游。”胡珍川说。

 黄河边唱响“漫瀚调”

准格尔黄河大峡谷作为黄河流域颇具特色的峡谷地貌,是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冯悦伟说,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景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杜家峁村,景区发展吸纳了周边农村牧区的剩余劳动力,也拓宽了农牧产品销售渠道。

当地在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同时,以广袤黄河峡谷风景为底色、浑厚黄河文化为依托、当地歌种“漫瀚调”为文化品牌,打造黄河峡谷休闲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漫瀚调”也称“蒙汉调”,是蒙汉两族音乐文化相融形成的音乐种类,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准格尔旗魏家峁镇杜家峁村党支部书记胡银柱说,近年来,村里依托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景区和“中国传统村落”的品牌影响力,以旅游业为先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成旅游休闲广场,完善采摘、露营、拓展训练等旅游项目。“村里经济变好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大家的视野更开阔,思路也更开放。我们村集体有一批窑洞,准备与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景区合作开发餐饮、住宿以及农贸市场等项目,以此为载体发展村集体经济。”胡银柱说。

沙漠兴起生态游

除了辽阔草原、壮美黄河,鄂尔多斯的沙漠生态游同样别具特色。近几年,随着对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有效治理,鄂尔多斯逐步形成了以响沙湾、恩格贝等旅游景区为核心,以农牧家乐、自驾营地、特色民宿为补充产品的沙漠生态旅游带。

位于达拉特旗的响沙湾以“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闻名,是集观光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沙漠休闲景区。内蒙古响沙湾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明克说,响沙湾景区过去地理条件恶劣,流沙现象严重,种草种树难度极大,当地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将这片荒漠治理起来。

“我们治理沙漠的思路是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过去一刮风,附近村庄门口屋顶尽是沙子,现在景区建筑及众多游步道把沙漠分成一个个网格,流沙基本动不起来了。”李明克说,旅游开发除了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显著。旅游旺季时,周边村镇的旅馆和餐馆生意很好,大都是来响沙湾的游客。

与响沙湾原生态的沙漠风光不同,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的卖点是沙漠中的人造绿洲。沙漠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大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紫心火龙果、航天香蕉、航天大南瓜令人目不暇接。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慧说,过去由于滥垦过牧导致环境恶化,恩格贝土地严重荒漠化。历经40多年艰苦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传奇,区域内植被覆盖率达到78%,森林覆盖率达到41%。

“我们已进入与沙漠和谐共存的阶段。”刘慧说,目前恩格贝不断做大做强林业生态、沙漠农业、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和新能源五大产业,为周边农牧民带去客源,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而且还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传授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鄂尔多斯大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加强政策引领,加大资金保障,创新业态产品,推动农村牧区产业转型、农牧民增收致富、农村牧区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效果。”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洪兴说,生态文旅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充实了草原文化内涵,带来了丰富的游客资源,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充分挖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体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经济日报记者余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