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响沙湾伏羲寒假特训营系列》之四
吴教授教写大“福”字
林美娟老师博文如下:
教授腰不好,这一次还比较严重了,但是为了教大家写”福“字,他是忍痛上阵的,想起就让人心疼了。
“没事,我有办法。”当教授得知订购的大毛笔还没有到,大毛笔不够用的时候,他给大家的就是一个信心: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绘本故事,讲的是一个小朋友的一件衣服的百变历程,随着身高增长,小时候的衣服不合穿了,基本上人的思想就是放弃或者搁置,但是小朋友的爷爷就一直让这件小衣服变变变,物尽所用。吴教授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身上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任何的困难在他那里都变成创造力迸发的契机。之前教授就很调皮的在我面前展示过拿着宣纸折成笔写字,那写出来的字留白雅趣,我印象深刻。
这一次,教授教给大家的就是拿报纸来做大笔,替代大毛笔写大字。
吴教授这支报纸毛笔怎么做成的?擀面擀出来的。把裁成长条的报纸卷起来,然后搓搓搓,力度倾斜一边,另一边的报纸就会一层层被搓出来,细处为笔尖。而且这“毛笔”还能变粗变细,拧转“笔身”就出来了。
大家都为教授的创意折服,但是这背后的创意何来?很简单,也就是我反复给我们的孩子强调的“爱劳动”“爱琢磨”而来的。看着教授那熟练的擀面动作,就知道他以前是做过多少的事情了。爱干活,会干活的人肯定会琢磨,琢磨怎样把活干得又快又好,从小到底做过不少活,这些累积出来的经验,再被“爱玩”的兴致一点燃,就会“遍地开花,创意无限”,好点子是随时迸发的,信手拈来皆成大作。我反复强调伏羲教育一定要把“学知识”的念头抛开,那些短视的家长只求成绩,不求孩子干活做事,为孩子一辈子的苦埋下了伏笔。就看看有多少家长真正醒悟了!
心性很重要,童趣童真其实不局限于孩子。很多人活到老年轻到老,吴教授是这样的人,我也是这样的人,我们的心永远是年轻的。我发现外国人的心态年轻程度远远超过中国人,中国人大多活得太复杂,所以活得很累。
伏羲老师的成长,一定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单纯的人,纯粹的人,重新找回童真,这是一个成功伏羲教师的根本。
教授教大家写”福“字,先折格子,然后教基本笔画,再找准位置。特别强调了手臂的运转带动笔的变化。别人都很老实在格子里写,我这个”后进生“一直折不好纸。说真的,我现在真的相信了选择性记忆的说法了,很多东西我真的记不住,譬如人的名字,还有方向道路。但是孩子发生的事情,再久我都记住。我不能强求自己非要样样记住,可能真的越简单越好。
竟然我无法借助格子来定位,那怎么办?观察每个笔画的方向,跟自己平时写字的出入在什么地方,譬如”横撇“,我发现教授写的是”撇“就比我平时写的要往下走,还有右边”横的定位。就这样我在没有格子的情况下,写了一个“福”字。整体看上去不错的,但是晓燕她们一看就给我指出了问题:竖画的位置不对,应该偏左一点。
当我把我的字给教授看的时候,他看出的问题跟晓燕一样,但是教授给的我的是方法:竖画的落笔要对齐“点”,教授一说,我马上领悟了。其实蔡新教我硬笔书法的很多方法在毛笔上一样的。其实,我平时教大家写硬笔的时候,往往都用上这个方法,但是当自己在写的时候,往往还是没有“找关系”这个念头。
感恩的是教授的“因材施教”,我跟别人不一样,所以他用另外的方法教我:不打格子就找关系,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我记住了,其实,我不打格子,我也有我的方法的:在脑子里打格子。或许,这也是映照了我的一个学习心理:想早日脱离”拐杖“,自由行走。因为我是有基础的,所以我可以不用按部就班走。没有基础的,老老实实一步步走。
教授教我的这三句话,也让我明白了写全篇的呼应关系。他以前跟我说过“十年齐头,二十年齐尾”,有方向的琢磨,都是使人进步的。
看吴教授教王泽旭写毛笔,我又深深体会到:必须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水平来评价孩子的情况。当王泽旭写出了一个大人看来比例不对的,丑的”福“字的时候,教授却说:这就是很有孩子特色的”福“字。是的,孩子有孩子独有的审美观,懂得孩子,尊重孩子,得用他们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东西。大人和老师往往就是犯了这个严重的问题: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这个问题,在学《沁园春·雪》的时候,陈欣妈妈的评价就是一个典型,这个要另起文章表述。
伏羲教育以人为本,教人伦,顺人性,终生受益的素质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